搜索

- 葡萄酒 | 威士忌 | 白兰地 | 啤酒 -

网关必须在核心配置吗?不同架构下网关部署的全面比较

博客 2180
9d6964b6cf41fff1da4f77bcc7d23df0如果
你想过吗?
汇聚交换机能否处理 VLANIF 接口?将核心作为网关是否会使其负担过重?在接入层放置网关是否安全?
阅读本文后,您将能够确定在何处以及如何正确部署网关。

01 | 首先,让我们明确:什么是网关的目的?

简单地说:A 网关 作为子网的出口,允许您访问其他网段。
从技术上讲,它表现为 VLANIF 接口--设备上配置的第 3 层逻辑接口,以启用第 3 层转发。
托管该接口的设备将成为该 VLAN 的 "网关"。

02 | 三种主流网关部署模式是怎样的?

让我们来看看网关是如何在三种常见的园区网络架构中部署的:

模式一:核心层网关(经典三层模式)

特点

  • 所有 VLANIF 接口都配置在核心交换机上
  • 汇聚/接入层仅执行第 2 层转发

适用场景

  • 大中型校园网络
  • 多种服务、众多 VLAN、复杂的第 3 层策略

优势

  • 统一管理的集中网关
  • 核心路由表提供清晰的路径可见性
  • 通过靠近核心的防火墙集中部署安全策略

缺点

  • 所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交通都必须穿越核心区,这就造成了高压力
  • 核心成为单点故障和潜在瓶颈

模式二:汇聚层网关(扁平三层)

特点

  • 聚合层配置的 VLANIF 接口
  • 汇聚层处理 L3 转发;核心层只管理路由汇总或出口连接

适用场景

  • 服务区域明确的中型校园网络
  • 相对独立的聚集区(例如,按楼层或面积划分)

优势

  • 减少核心负荷
  • 汇聚层可实施本地化 ACL 和安全策略
  • 网络结构更扁平,更易于扩展

缺点

  • 每个汇聚交换机维护路由表,增加了路由复杂性
  • 汇聚层之间的通信必须穿越核心,从而产生略微间接的路由路径

模式三:接入层网关(边缘网关)

特点

  • 接入交换机上的 VLANIF 接口
  • 每个接入交换机都作为第 3 层设备运行

适用场景

  • 部署简单的小型网络
  • 设备相对固定且有较强隔离要求的物联网或分支机构应用场景

优势

  • 无需汇聚层,网络极为简化
  • 所有转发均在本地完成,效率高

缺点

  • 设备配置分散,管理复杂
  • 难以维护的分布式安全策略
  • 增加接入交换机的负载,使其更容易出现故障

03 | 那么网关应该配置在哪里?

这取决于您的网络规模和业务要求:
  • 小型网络(≤50 台设备):作为网关的接入层工业路由器
  • 中型网络(50-500 台设备):汇聚层网关
  • 大型网络(500 台以上设备):核心层网关

04 | "混合部署 "可行吗?

是的。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项目都采用 "混合 "方法:
  • 大多数 VLANIF 接口位于核心位置,便于集中管理
  • 某些专用网络(如监控摄像头、安全系统)置于汇聚层或接入层,用于本地隔离和转发
  • 使用虚拟网关 (SVI) + DHCP 中继,以分布式方式部署无线控制器和 DHCP 服务器
关键的考虑因素仍然是您的业务流量模式和网络流量结构。

05 | 实用部署建议

  • 核心层网关运行良好,但需要可靠的设备 + 清晰的路由 + 充足的资源
  • 使用汇聚层网关时,每个汇聚交换机应只管理自己的 VLAN,避免跨区域混合
  • 建议在小规模/独立网段/分支节点情况下使用接入层网关
  • 如果实施网关冗余,切记使用 VRRP 或 HVRRP 实现高可用性

最终想法

网关位置不是随意决定的。
这包括确保整个网络架构合理、业务流量顺畅、设备能够处理负载以及维护工作易于管理。
总而言之
小型网络边缘网关 中型网络汇聚网关 大型网络核心网关
良好的架构可以防止混乱、支持扩展并便于故障排除。
上一页 下一个

相关建议

扩展更多!